一、课程教改原则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坚持有利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基本原则,按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遵循分级教学和教考分离原则,加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探索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有效模式。教学改革要关注教学过程,通过各项具体措施帮助学生学,鼓励学生学,督促教师教,激励教师教,创造英语教学的良好条件和氛围。
二、课程教改总目标
配合学院总体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实施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使我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面提高我院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努力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通过两学期大学英语必修课,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技能,提高学生大学英语过级率。在第三~五学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开设各种英语选修课,以提升我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外语综合素养。
三、课程改革具体实施方案
1、教材及教学内容:
以《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纲领,结合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考试大纲的要求和我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确定教学内容。通过研究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我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对不同的院、系部学生选用不同的高职高专英语规划教材,同时配套使用不同的校本考级培训教材。
第一学期:
人文系、商学院和信息系使用高教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1册;
建筑系、机械系、电子系和艺术系使用外研社出版的《新视野英语教程》第1册。为了配合学生参加大学英语二级等级考试,配套使用校本教材《大学英语二级水平培训教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学期:
根据第一学期末学生参加英语二级过关情况,以院、系为单位,分类分级进行教学,过了英语二级的学生编为A班,没有过英语二级的学生编为B班。无论A班和B班,都使用以下教材:
人文系、商学院和信息系使用高教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2册;
建筑系、机械系、电子系和艺术系使用外研社出版的《新视野英语教程》第2册。
为了配合A班的学生参加大学英语三级等级考试,配套使用校本教材《大学英语三级水平培训教程》(西南交大出版社)。而B班的学生,继续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提高,同时加强大学英语二级水平训练。
2、教学模式:
按照《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我院总体人才培养计划,重新制订我院大学英语的课程标准,同时制订出具体的教学分级实施方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课程内容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
在第一学期,根据学院整体安排,按照不同院、系的专业行政班进行教学,期末全体学生统一参加四川省大学英语二级水平考试。
在第二学期,根据学生的二级过关情况,执行分级教学。以院、系专业为单位,过了二级的学生编为A班,没有过二级的编为B班。
3、教学安排:
根据学院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学分制改革,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程必修两个学期,共计128学时,安排在第一、二学期,每学期16周,每周 4学时,每学期4学分,两个学期必修8个学分。
第三~五学期开设选修课,每门选修课程2个学分。在不同层次学生修完两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的后续阶段,外语系公外教研室为所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文化类英语选修课”和“应用类英语选修课”,既保证不同学生的英语学习三年不断线,又符合我校办学特色,进一步提升我院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了敦促我院学生三年英语学习不断线, 2011级非英语专业学生选修至少1门英语类课程(2个学分)。
(1)第一学期:以每个院、系专业班为单位实施授课,期末全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参加四川省大学英语二级水平考试。
第一学期教学要求:以扩大英语词汇量和通过二级考试为主要目标,教学内容以四川省大学英语二级考试大纲规定的词汇和大学英语二级模拟强化训练为主,《新视野英语教程1》、《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教材为辅,共计64学时。教研室统一编制教学内容,制订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
第一学期末公外教研室不再统一命题考试,不举行大学英语期末笔试。学生期末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30%)、技能考核(含自我介绍、表演等)成绩(20%)和二级考试成绩(50%)组成。总评60分以上者(含60分)获4个学分,60分以下者参加一次补考,补考及格者获4个学分,补考不及格者重修课程。对于补录学生,如果错过了二级报名考试时间而不能参加二级考试的学生,期末外语系公外教研室安排教师统一命题,系上组织统一考试。
(2)第二学期:根据二级考试成绩,以院、系学生专业为单位进行分级组合编班。组合编班的标准以60分为分界线,对于过了60分(包括60分)的学生编为A班,60分以下的学生编为B班。任课教师担任的教学班适当调整。
第二学期分级教学要求
A级班:
第二学期以扩大英语词汇量和通过三级考试为主要目标,教学内容以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大纲规定的词汇和大学英语三级模拟强化训练为主,《新视野英语教程2》、《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2》教材为辅,共计64学时。教研室统一编制教学内容,制订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
第二学期末考试由公外教研室统一命题,举行大学英语期末考试。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30%)+技能考核(口试)成绩(20%)和期末考试成绩(50%)组成。总评60分以上者(含60分)获4个学分,60分以下者参加一次补考,补考及格者获4个学分,补考不及格者重修课程。
B级班:
第二学期以扩大英语词汇量和提高四川省大学英语二级考试过关率为主要目标,教学内容以四川省大学英语二级考试大纲规定的词汇和大学英语二级模拟强化训练为主,《新视野英语教程2》、《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2》教材为辅,共计64学时。教研室统一编制教学内容,制订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
第二学期末公外教研室统一命题,举行大学英语期末考试。本期期末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30%)+技能考核(口试)成绩(20%)和期末考试成绩(50%)组成。总评60分以上者(含60分)获4个学分,60分以下者参加一次补考,补考及格者获4个学分,补考不及格者重修课程。
(3)在第三~五学期:根据学生的需求开设英语选修课,使学生英语学习三年不断线。学生选修至少1门课程,获得2个学分。选修课分为:文化类英语选修课”和“应用类英语选修课”。每学期开设的选修课侧重点不同(课程安排可以根据需要作适当调整)。
在第三学期,主要开设:英语语法、英汉翻译、英语词汇学、营销英语、计算机英语、日语等选修课。
在第四学期,主要开设:商务英语口语、英语视听说、英美文化、旅游英语、酒店英语、涉外礼仪等选修课。
在第五学期,主要开设:职场英语、实用英语写作、秘书英语、外国影视欣赏等选修课。
4、教学管理
在教学上,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力求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扩大。在教学模式上,充分考虑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使学生能够在适合自己水平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真正贯彻“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的高职英语教育方针,同时有效地提高英语课程教学效果,满足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实际需要,更好地为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教学目标分级,教学要求分级、教学内容分级、教学方式方法分级。
各部门的具体管理职责:
教务处
1)召开教务处、外语系和各个院、系三方参与的分级教学工作会议,落实相关事宜。
2)督促外语系和各个教学院、系做好分级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保证开学正常的教学秩序。
3)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务管理,制订分级教学管理制度,建立院、系两级教学督导制度。
外语系
1)制定分级教学实施方案;
2)负责A级班和B级班的编班和任课教师安排;
3)负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制定;
4)加强对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的全程监督,建立科学的分级英语教学管理制度和合理的实施监督机制;
5)做好分级教学班级的考核工作;
6)做好分级教学的对比、总结、完善和推广工作。
各院、系
1)加强分级教学的宣传、动员;
2) 加强分级教学班级的学生管理;
3)协助外语系开展好分级教学的教务、考务相关工作;
5、考核管理
在考核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视语言学习过程,从多方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考核,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得到有效地监控。
四、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科学、合理、公平、系统地考核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我们将根据全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入学的高考英语成绩来为任课教师的教学班规定第一学期应该过二级学生人数,并根据学生第一学期期末的成绩预估第二学期A级教学班应该过三级的学生人数,外语系将对教师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奖惩,具体奖惩方案另行制定。
教务处
外语系
2011年9月